伊朗最近遭到美以联合的“教训”,引发了意外的连锁反应。它的盟友胡塞武装突然对以色列展开猛烈攻击,发射了高超音速导弹,并搭载多架无人机。这一举动让很多观察者感到震惊与困惑。
尽管伊朗方面声称在对抗中取得了胜利,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只是表面现象。战斗结束后,美国突然表示愿意停火,伊朗也随之表示配合。这一变化显然意味着伊朗在妥协,试图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然而,正当局势趋于平静之时,胡塞武装却出乎意料地采取了攻势,目标直指以色列,并且表现得颇具威胁性,发射导弹和无人机,使得以色列的防空系统一度陷入忙碌之中。
这里引出了一个疑问:伊朗不是已经撤出了在也门的军事顾问吗?胡塞武装为何反而表现得愈发强劲?这一点令人深思。
让我们回到四月份的背景。那个时候,媒体普遍报道伊朗出于与美国谈判的考量,已经悄然撤回了一批军事顾问。大多数这些军人曾负责为胡塞武装提供战术建议、培训人员以及协调导弹发射体系。原则上,顷刻间失去顾问的胡塞武装,其战斗力应该会大幅下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时美军加强了对胡塞武装军事目标的空袭,且有消息称沙特支持的也门政府军已集结了8万大军,准备攻陷首都萨那,力图奪回胡塞的根据地。许多人都认为,这一次胡塞恐怕难以坚持下去。
展开剩余65%但事情的结果却是,胡塞武装不仅未崩溃,反而显得更加强劲。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军也开始与胡塞方面进行停火谈判,胡塞武装在也门及西红海一带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一切无疑让人感到困惑:首先,这批顾问虽然撤回了,胡塞的战斗力却反而增强,这是否意味着胡塞武装的真实战斗力在成长,或者是还有其他势力在暗中支持?其次,在也门那片沙漠中,究竟有多少隐藏的武器?胡塞武装的高超音速导弹似乎源源不断,到底是他们自己研发的,还是得到了外部力量的援助?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中,胡塞武装展现出的远程打击能力显著提升。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发射火箭弹,而是拥有了一整套无人机编队和高爆导弹系统,甚至能掌控红海的航运通道,这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民兵组织”的能力范围。
许多观察者开始怀疑,胡塞武装的武器来源可能不仅限于伊朗。或许有第三方国家的参与,或者胡塞确实具备独立的制造和改装能力,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军工体系。如果是真的这样,那么美以方面单靠攻击伊朗来削弱胡塞武装的战略显然是行不通的。
当前中东局势正在经历重新洗牌,伊朗的收缩与土耳其的高调出场之间,整个地区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而胡塞武装在此环境下逐渐获得独立行动的能力,局势变得愈发混乱。一方面,胡塞武装借助伊朗的名义提升自身存在感,另一方面,在关键时刻他们还能出手对抗以色列,影响红海航运,进一步干扰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因此,我们确实应重新审视胡塞武装的角色和能力。
发布于:天津市正好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