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来自澳大利亚国防领域的一则重磅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6月16日,单名操作员首次在预警机上成功控制了两架MQ-28幽灵蝙蝠无人机,这一成就标志着自动战斗机集成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根据波音公司的最新消息,这次前所未有的演示是对机组人员与无人机之间日益增长的高级互操作性需求做出的积极回应。此次实验展示了如何从空降的预警和控制平台上,由一位操作员高效地管理多架无人机,为建立更灵活、具备高度生存能力的作战结构奠定了基础。这一进展也让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充满希望,以应对复杂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挑战。
在南澳大利亚州沃梅拉的能力展示中,一名E-7A的机组人员成功地实时协调了两架MQ-28无人机和一架额外的模拟飞机。幽灵蝙蝠无人机作为前方的传感器和潜在的战力倍增器,积极地向前飞行并将战术数据实时反馈给母机及其作战系统。这种高度集成的能力展现了无蛋式系统如何大幅提升作战环境的情境意识,保护珍贵的机组人员平台,并在充满竞争的空域中实现了分布式作战的能力。
MQ-28(即幽灵蝙蝠无人机)是在波音防务、澳大利亚国防科学与技术集团以及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三方的快速发展和密切合作下取得的突破。MQ-28项目旨在实现自主操作或与载人飞机协同作战,其开放的体系结构体现了模块化设计的原则,以便灵活应对各类任务有效载荷和通信需求。在2025年的广泛军事竞选活动中,这一最新测试进一步彰显了该型飞机的多功能性,能够与E-7A、F/A-18F以及F-35等一线作战资产紧密协作。这样的网络“系统家庭”不仅提升了任务的整体韧性,更在传感器覆盖、数据融合及打击范围上实现了飞跃性的进展。
展开剩余45%从战略层面来看,这次成功的试验象征着技术的重大进步。这标志着澳大利亚及其盟友在增强空降指挥和控制态势方面的深思熟虑,尤其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中。E-7A在空中协调无蛋式战斗飞机的能力,有望重塑针对急剧演变的战斗威胁的作战策略,尤其是应对快速现代化的中国军队。通过将空中作战能力进行分发、复杂化敌方目标,该概念料将显著提升作战生存能力,保持飞行员远离危险区域。
在这一进程的背后,巨额投资和相关合同的落实为实现综合空中优势铺平了道路。波音公司以及政府在CD25等项目上的积极投资,展现了对自治、AI支持的指挥控制系统和下一代任务软件建设的重视。这些合作伙伴关系表明,行业、科研机构和军方紧密联合,加速能力建设,以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环境。
这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表明,未来战场将会极大依赖于高效的人机结合。一位操作员成功指挥E-7A的多架幽灵蝙蝠,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与波音公司无疑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协作战斗机的时代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个逐渐成形的现实。
发布于:天津市正好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